欢迎访问南京生物医药谷官方网站

****-**-**

专业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服务、公司注册等

查看电子地图,查看行驶路线,帮您顺利到达。

企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集萃药康董事长高翔:“去行政化”服务和创新发展是新区吸引企业扎根的重要因素
发布日期:2020-06-01  浏览次数:

2020年南京创新周将于6月22日-26日召开。作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先导区,江北新区近年来打造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持续完善政策设计、加强项目招引、升级营商环境,生命健康产业营收规模从不足150亿元,发展到去年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达902.8亿元,5年内实现了超500%的爆发式增长。



日前,中国经济信息社分析师对话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翔,从本土策源的生物医药企业视角,共同探讨国家级新区改革创新背景下,企业的“双创”机遇及破题产学研转化路径。


靶向市场破解产学研转化“断崖问题”


分析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作为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您是在怎样的初衷和契机下,开始向创业者转型的?


高翔:转型对每个人来说其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在外人看来,好像是很大的改变。我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年轻时一直对基础生物学研究情有独钟,慢慢发现科学家可以做很好的研究工作,但离真实世界总有一段距离。为此,我决定跳出事业单位体制,联合团队筹措了800万元现金,开始在南京江北新区建立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自己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集萃药康自2017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为生物医药研发提供实验动物的基本支撑,现已拥有七千多个小鼠品系,500多名优秀的员工,并且在广东、四川和江苏等地建立了子公司,为对接国际高端资源的美国公司,也已注册完成。


作为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的共建单位,集萃药康的愿景是通过建立能模拟人类疾病的小鼠模型和能用于筛选新药及新型治疗方案的人源化模型,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我们希望新模型的开发,一方面,可帮助解析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另一方面,能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条件。


此次新冠疫情,我们研发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就可用来开展病毒感染、疾病病理分析,以及用来研发疫苗和其他治疗手段,目前,一批小鼠模型已提供给钟南山院士团队进行新冠药物研发。


分析师:从基础科学研究到科技成果转化往往存在“断崖”问题,您认为,高效实现产学研转化的关键点有哪些?集萃药康做了哪些实践?


高翔:“断崖问题”的核心首先是很多基础研究没有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其次是由于科学研究的不深入,导致部分基础研究科学家不理解系统层面的科学问题,只关心研究不重要的细节。成果转化的源头应从需求端入手,集萃药康的研发项目,就大部分来自于生物医药企业的需求,所以这些项目不愁转化。


聚焦大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研发,集萃药康制作了上百个人源化的明星产品。研究院研发的肿瘤免疫检查点基因的人源化模型,在新药公司的抗体有效性及部分毒性研究中,可直接使用该小鼠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已被几十家生物医药企业和CRO公司使用,并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应。


针对科研市场需求,集萃药康还启动了“斑点鼠”计划,4年内将制作所有蛋白编码基因的条件性敲除小鼠品系,最终完成超20000个条件性基因敲除品系,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鼠模型资源库。


近年来,集萃药康通过大量资金和人员的集中投入,提高了技术和流水线作业效率,实现了全自动的AI设计软件开发,在去年完成5000多个品系的制作,有望迅速获得所有编码基因敲除模型品系的产品化。疫情期间,我们还从需求端着手,根据药厂对冠状病毒的研究需求来建立人源小鼠模型,以此来确立双方合作联系,并且以这种模式合作开发更多产品。


对企业来说,产品需要找到符合行业趋势的风口。同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和市场紧密配合,并与优良资本携手,将短期内相对简单的技术改进和长期的革命性变革结合起来。


“去行政化”改革为企业带来“实在”红利


分析师:过去5年,各类要素资源加速在江北新区集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快速从180余家增长到800多家。您认为,新区的“引力”背后有哪些支撑?您最初选择在新区发展有何考虑?


高翔:作为最早的江北人,我已经在南京江北新区生活了近20年。江北新区为集萃药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政策红利、资金支持、环保技术、项目审批等方面,多年来,集萃药康也与江北新区形成了一种亲清融合的关系。


江北新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始终把改革创新摆在第一位,着力推动政府转变管理职能,打破了传统行政壁垒对服务效能的限制,体制机制对创新创业的限制,紧抓实干为企业发展解决真问题。具体看,新区在四个方面,特色是比较突出的:


一是聚焦产业,抓创新有重点。江北新区聚焦思路,提出建设“两城一中心”,在原先产业体系上再聚焦,把主导产业再收拢,围绕“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主导产业,新区加速布局产业生态。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创新浓度,快速营造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


二是去行政化管理,政策兑现率高。一方面,江北新区发挥“一网一厅”科技服务体系作用,全面提升对新区科技型企业服务效能,大力引进高端国际化科技服务机构,打造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另一方面,新区力促“去行政化”改革,取消行政级别概念,在机构设置上突出精简高效,建立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组织架构,加强落实发展规划、推动政策落地、协调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等经济管理职能。


三是专业服务,服务体系与企业密切契合。针对人才培训,很多地方倾向授予知识与理念,会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的问题。江北新区则比较注重实战性的训练,会联合高端机构、高层次专业性人才和各类科创载体开展专题培训、企业家沙龙、项目路演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各类创新要素活跃度,营造新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是本土化与国际化两条腿走路,新研机构与国际合作发挥积极作用。新区以创新与世界同步为目标,长期以来,坚持与国际顶尖创新资源对接,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培育了一批海内外顶尖专家领衔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推动产学研落地的桥梁。特别是在项目合作上,新区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与海外高校、国际知名机构开展合作,探索出了构建科技成果海外研发孵化、国内转移转化的新模式。


分析师:请您从企业和创业者的角度,解读一下江北新区的“去行政化”改革。


高翔:江北新区地方局弱化了级别概念。在新区某个局办理事务,不是按照处长、科长等级别来,而是按工作岗位来处理事务。你可以感觉到它整个文化氛围是不一样的,它削弱了原有的级别概念,跳脱于传统体制,把这个打碎了,对双创生态的建设非常有利。


从企业角度来说,江北新区的这种模式肯定是最好的,方方面面都很方便,企业办事也更加省心。对创业者来说,制度创新红利是新区吸引本地创业者继续扎根、外地创业者奔赴于此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江北新区做事,最大的利好是埋头做事时,需要帮助时,随时能找到相对应部门并得到很好的服务。


强化高端要素招引赋能本土创新策源



分析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策源地”是江北新区重要发展目标。对于“创新策源地”,您如何理解?


高翔:江北新区建设“创新策源地”,就是要从本土发起创新、激发整体原始创新力。以项目招引为例,个人认为,与其说花巨资招引世界500强企业,不如自己培养一个500强企业。新区近年来也确实培育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这些机构、企业发展潜力大、有后劲,在新区的支持下,能够做大企业规模,增强实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像药石科技、南微医学等一些发展比较好的企业,都是在新区土生土长的。


分析师:集萃药康未来在江北新区将做哪些布局和突破?对江北新区的下一个5年发展有何期待?


高翔:集萃药康主要从事大小鼠疾病模型创制及应用技术开发,具备基因工程改造、人源化模型构建与药物筛选、微生物菌群定植、辅助生殖四大技术平台,拥有代谢、心血管、免疫、肿瘤、神经等领域疾病模型七千多个,资源保有量居全球前列。公司大小鼠疾病模型年创制能力超五千个,拥有国际AAALAC认证的生产型SPF级动物设施,形成了集模型销售、模型创制、繁育保种、药物筛选一站式服务,市场网络覆盖全国及欧美、亚洲各国,数千家客户囊括了国内外双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著名三甲医院、知名药企和CRO公司。


下一步,集萃药康将在江北新区新增投资大小鼠疾病模型与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同时,公司将利用自身的实验动物模型优势,建立生物制药必备疾病模型资源,为创新药物的药理、药效、安全评价等提供关键工具,这对加速江北新区乃至南京市的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会产生一定的战略意义。


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需要协调社会网络、产业关联和技术创新等资源要素,就生物医药产业而言,期待江北新区一方面,强化引进与产业发展相关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研究所。高校与企业创新资源的深度对接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江北新区加快引进高端教育资源落地,推动产业与教育双方全领域合作,推动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期待能在江北新区落地几家医院的主院区,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虹吸更多优质资源。


来源:中国信息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