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生物医药谷官方网站

****-**-**

专业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服务、公司注册等

查看电子地图,查看行驶路线,帮您顺利到达。

行业资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供应全球7成以上青蒿素原料却利润单薄
发布日期:2015-10-10  浏览次数:

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引起公众广泛讨论的除了其“三无”身份外,还有助其捧得大奖的青蒿素。虽然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但中国企业在这一产业的竞争力却十分有限,利润丰厚的下游部分基本被国际巨头把控。与此同时,中药行业整体呈现边缘化趋势,去年获批新药中的中成药占比仅为2.19%。

那么,面对如此形势,青蒿素产业的机会在哪里?中药的机会又在哪里?

中国承担全球七成原料供应

资料显示,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现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根据WHO统计,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记者查询资料发现,目前我国为全球青蒿素最大的原料供应基地,承担着全球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在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有多家从事蒿草种植的企业,重庆酉阳还被誉为“世界青蒿之都”,年产值近亿元。

“青蒿素产业链包括原料种植、提取、制剂等环节,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种植、提取环节,这也是整个产业链利润偏薄的部分。”重庆酉阳一家从事蒿草种植的企业负责人吴克松介绍道。

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显示,目前共有53条与青蒿素这一药物相关的药品批文,涉及16种产品,包括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原料药,以及双氢青蒿素片、蒿甲醚片、注射用青蒿琥酯等制剂,涉及24家药品生产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疟疾爆发地主要在非洲,以WHO联合环球基金、比尔梅琳达等大基金采购为主,供应商则要通过WHO的GMP认证,这一通道大多国内药企并未打通,这与其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起点形成了巨大反差。对此,医药分析师甘翔表示,由于语言不通,再加上没有专业机构辅助,不少药企在申请国际认证时在材料和规则认知方面准备不足,往往被“碰钉子”;再加上我国已基本消灭疟疾,不少药企对青蒿素制剂的投入并不充分,导致国内药企尚未占据青蒿素产业链上游。

业内缺乏协调机制

此外,我国的青蒿素产业由于没有行业组织和协调机制,产业发展一直受价格周期性影响,对产业可持续发展伤害极大。“这些年来,市场的价格一直跌宕起伏。”吴克松介绍,早在2005年,全国各地就刮起了青蒿扩种的风潮,曾导致数千吨蒿草无人收购,价格一路下跌。2009年,由于原料紧张,青蒿素价格一路高歌,达到每公斤3000元,2011年更是涨至每公斤近5000元。这一高价行情又再次刺激市场滋生出蒿草扩种热情,青蒿素价格又再次暴跌至每公斤2000余元。对此,甘翔也表示,“原料市场价格的跌宕起伏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农户的种植信心,不利于行业长久发展。”

对国内企业而言,更大的挑战还在于人工合成青蒿素未来可能造成的冲击。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几年前,由WHO资助的半合成青蒿素已经被赛诺菲公司研制成功,其用发酵方法由单糖生产的青蒿酸在2013年已形成60吨左右产能。吴克松表示,尽管人工合成的青蒿素目前还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但今后则可能会与植物提取的青蒿素分庭抗礼。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青蒿素企业今后只有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寻找青蒿素药物新适应症,寻找新市场,才能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已有复星医药、昆药集团等药企启动了青蒿素产业国际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