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生物医药谷官方网站

****-**-**

专业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服务、公司注册等

查看电子地图,查看行驶路线,帮您顺利到达。

行业资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让爱不远离实现“零”艾滋
发布日期:2015-12-02  浏览次数:

1981年,全球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被发现;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以红绸带为标志,意在全球人民心系一方,共同抗击艾滋病。年尾将至,今天作为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国继续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Getting to Zero),以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为方针,旨在延续全球对艾滋病的防治力度、政策护航和人文关怀,力求实现2030年消除艾滋病毒流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AIDS),由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侵入人体T淋巴细胞进而瓦解免疫系统,致使艾滋病患者丧失免疫功能,易感染各种疾病或发生恶性肿瘤,进而威胁人类生命。目前,艾滋病作为世界上最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仍然威胁着3690万艾滋病感染者的生命。

1983年,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分别独立分离出艾滋病病毒(1896年命名为HIV)。1987年,美国FDA批准齐多夫定(AZT)作为第一个抑制HIV药物,实现了艾滋病从绝症到有药可治的里程碑式跨越。但是,齐多夫定及其他类似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虽然大大改善病情,但是一来药物定价昂贵,二来单一药物伴随有严重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随后,抗病毒第二种药物——蛋白酶抑制剂,成功研发。在此基础之上,华裔美籍科学家何大一率先提出“鸡尾酒疗法”,通过结合3种以上药物共同抗衡HIV成功降低艾滋病死亡率。从此,这种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正式拉开抗艾滋帷幕,成功将艾滋病从绝症拉回到慢性疾病的局面。

现在,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制药工艺的推进,科学家已经成功研发出超过30种逆转率病毒药物,且以吉利德为首的医药企业开始推出多款ART复合剂,将多种药物融合到一个药片中,增强药效的同时降低耐药性,并简化了服药流程。

1983年,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分别独立分离出艾滋病病毒(1896年命名为HIV)。1987年,美国FDA批准齐多夫定(AZT)作为第一个抑制HIV药物,实现了艾滋病从绝症到有药可治的里程碑式跨越。但是,齐多夫定及其他类似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虽然大大改善病情,但是一来药物定价昂贵,二来单一药物伴随有严重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随后,抗病毒第二种药物——蛋白酶抑制剂,成功研发。在此基础之上,华裔美籍科学家何大一率先提出“鸡尾酒疗法”,通过结合3种以上药物共同抗衡HIV成功降低艾滋病死亡率。从此,这种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正式拉开抗艾滋帷幕,成功将艾滋病从绝症拉回到慢性疾病的局面。

现在,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制药工艺的推进,科学家已经成功研发出超过30种逆转率病毒药物,且以吉利德为首的医药企业开始推出多款ART复合剂,将多种药物融合到一个药片中,增强药效的同时降低耐药性,并简化了服药流程。

但是,艾滋病的治疗领域仍然存在很多挑战,且距离根治还有很长的距离。为什么艾滋病难以根治呢?

1、HIV变异性强

HIV感染T细胞,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患者免疫力迅速下降,死于多种免疫并发症、肿瘤等。同时,HIV作为逆转录病毒,变异性特别强,使得逆转录病毒药物靶标失效,也就是出现耐药性。

2、病毒库潜伏人体

HIV病毒通过将遗传物质永久性插入到宿主T细胞的DNA中,并能处于休眠状态,形成病毒库。一旦脱离药物抑制,休眠的HIV会重新激活再次猖獗。

3、ART治疗覆盖率不足一半

数据统计,2015年只有1580万人(不到50%)接受药物治疗。同时,由于药物治疗伴随一生,长期费用及副作用让很多患者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