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生物医药谷官方网站

****-**-**

专业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服务、公司注册等

查看电子地图,查看行驶路线,帮您顺利到达。

创新人才

首页 >> 招商引资
因热爱而amazing!药谷这条“经纬线”背后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2-11-29  浏览次数:

向着龙王山方向,沿树屋十六栋一路前行,很快就能看到一栋造型别致的小白楼,这里是南京生物医药谷企业服务中心,也是“生物经纬”平台系列活动开展的地方。


作为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专业融媒体品牌,药谷打造的“生物经纬”聚焦生命健康领域项目招引、企业培育、资源共享、生态打造等全流程产业配套服务。在短短两年里,已形成品牌招商的虹吸效应,带动生命健康产业新增100余个项目落地。今天,让我们了解园区这条“经纬线”背后的故事。



从一场路演到综合平台

“其实,不是先有‘生物经纬’平台,而是先有路演活动。”产业促进部部长,同时也是“生物经纬”平台负责人介绍道。很少有人知道,“生物经纬”平台由生物医药谷招商团队“兼职”运营,一说起“经纬线”背后的故事,杨涛便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在早期招商时,不少新药项目都需要解决匹配资金问题,为了助力项目落地,我们开始尝试在线下做小型路演,挑选一两个项目,邀请四五家基金一起交流。”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样的小型路演效果却很好,由此起步,他们看到了招商工作的新思路。从规模、项目、主题等方向入手,杨涛和团队推动路演形成固定模式,打造了“赢在南京 科创未来”生物医药月度路演活动,每月举办一期,每期聚焦不同主题,为项目与资本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自2018年10月开展第一期,月度路演活动就引发了热烈反响,大大活跃了园区内的投融资氛围。这也让团队感受到了宣传的力量,他们意识到,有必要搞一个自己的宣传平台,在生物医药圈子里发声,将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声音“传出去”。



于是,杨涛成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开始以个人名义发布路演信息和每周简讯,简讯内容包含政策法规变化、重磅在研药品研发进展、投融资简报等,旨在让业界同仁快速了解一周行业资讯。随着平台工作的深入,团队发掘了更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诉求,也将目光转向了更正规的宣传渠道。


在反复推敲后,全新的“生物经纬”平台应运而生,借地球仪上相交的经纬线,寓意新区生物医药企业间深入交流、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锚定“交流”主线,平台逐渐搭建起丰富的活动体系。围绕园区内外极具代表性的创业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平台推出“经纬人物专访”栏目,讲述创业故事、企业理念;为满足企业间的交流互动诉求,平台策划“经纬药说”主题沙龙,邀请企业C-level高管、基金负责人、临床PI等高端人士闭门交流、思想碰撞;针对生物医药产业不断涌现的新兴技术,平台开拓学习分享的“经纬前沿”研讨会,聚焦前沿领域的创新热点,实时链接学术与产业;此外,还有高峰论坛、经纬行研、行业简讯……


“月初主题沙龙,月中研讨会,月末路演。受疫情影响后,就转为线上开展,最高峰时一场活动有三千人在线观看。”杨涛笑道,“以一场路演为起点,通过不断丰富活动并固化,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宣传阵地,这就是‘生物经纬’的故事。”


从300张名片到项目不愁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生物经纬”已经成为生物医药行业人人熟知的垂直类品牌。“但其实,起步阶段非常艰难。”杨涛举例道,“初期活动的前一天晚上,基本上都是发邀请信息到深夜。而且,当时招商还是传统模式,通过参加会议交换名片的方式开展,每次带300张名片去现场换100多张回来,再整理名片、发邮件、实地拜访,最终项目落地的概率只有1%。”如何打破困局?一方面在于团队的坚持,但更关键的是团队的专业度。



目前,药谷招商团队共有25人,90%是专业背景出身,其中不乏北大、清华博士。在日常工作中,团队成员始终以投资人的眼光看待项目,对项目的技术、团队、科学性、成熟度作全方位考评,真正与项目创始人做到同频共振。


“毫不避讳地讲,我们团队的专业度在全国都数一数二,正因于此,我们与许多行业专家建立了紧密联系。”说起团队,杨涛眼中满是笑意,“别看我们人少,但对接着近2000位企业家、800多位科学家、1000多位投资人,能做的事情是非常庞大的。”靠着团队的敬业和专业度,“生物经纬”平台活动爆发出了极大的推动力,不仅让园区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招商工作也跨越升级到新阶段——以良好的产业生态,自动吸引项目落地。


在高峰论坛、沙龙、研讨会、路演等系列活动的带动下,“生物经纬”为江北新区的生物医药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社交圈”。不止步于新区,平台还面向全国邀请嘉宾参与活动,为这里的企业打通了“强强联手”的快速路。


10月19日,药谷园区企业应世生物与上海华奥泰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进行相关产品管线的联合开发。而为这次合作“牵红线”的,正是生物经纬的一次沙龙活动。应世生物CEO王在琪博士和华奥泰生物CEO朱向阳博士在沙龙中面对面深入交流,对彼此产品管线和研发方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发现了两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共通处,很快便达成了合作。像这样的例子,在平台运转的两年多中,还有很多。通过一次次“牵线搭桥”,团队也抓住了一些规律。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凡是经常参与我们活动的科研专家,一定有创业的想法,因为他们正在学习怎样办好一家企业。通过这个规律,我们就能及时抓住国内预备创业的科学家们,非常及时地获取项目信息,以高效率推动落地、服务合作。”杨涛说,“现在,招商项目我们是完全不愁的。”


从行业发声到实地转化

11月3日,药谷“小白楼”的阅龙湖报告厅内,一场纯英文交流分享的学术研讨会通过直播大屏链接海外,聚焦细胞凋亡药物领域,数位海内外行业大咖、专家学者云端共聚,探讨前沿科学研究进展和技术开发应用产业化,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火花”迸发。这是第23期“经纬前沿”研讨会,也是平台探索“国际化”之路的一次全新尝试,通过邀请海外一线行业专家,为活动导入全球创新元素。


为什么要开启国际版图?在“生物经纬”运营团队看来,当前平台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界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但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微弱。如果想让海外科学家回国创业的第一站能够选择新区,那就必须做国际化,通过极具生命力的活动与海外科学家和企业家联系,并精准掌握抓住全球创业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



除了走国际化之路,面向未来,关于平台下一阶段的突破,团队还有很多计划动作。其中,不乏对平台现有方向的“转型”。他们认为,目前“生物经纬”平台仍停留在通过活动和原创内容进行宣传、发声的阶段,而宣传所产生的“流量”即关注度,还可以做实地转化。为此,平台正着手打造更专业的孵化器,由“生物经纬”团队自己运营载体,借助团队专业性将项目集中于孵化器,加速成果落地。


当然,平台在“变”的过程中,也要锚定“不变”。


“聚焦创新是永远的大方向。正因生物医药产业长周期、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想要做出成绩,就一定要在细分领域、前沿领域提前布局。既然团队的优势在于专业度,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招商的‘窗口’向前移,提前识别、落地优质创新项目,让创新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赋能。”杨涛表示。


作为新区自主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垂直平台,“生物经纬”在发展中,已逐渐成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最亮眼的招商名片。一条“经纬线”,串起了前沿新兴“生态圈”和紧密交流“社交圈”,为新区集聚了一大批创新动能十足的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步子也愈发扎实。


面向未来,这条“经纬线”还将延伸至更广的空间。